非金属管道焊接施工的技术标准
一、概述
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中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与特种设备安全有关的,并经法规、规章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构成了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基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旦被安全技术规范所引用,就具有与安全技术规范同等的效力,具有强制属性,并成为安全技术规范的组成部分。因此,标准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技术基础。
二、标准知识简介
1.标准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五大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采用。
国家标准是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的标准。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依据职责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发布。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是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地方标准是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团体标准是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团体标准的制定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
企业标准是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制定的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的标准。
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积极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目前这些被确认的组织共有39个,如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卫生组织(WH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
2.标准的代号
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行业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组成,目前已正式公布的行业标准代号有几十种。
与特种设备相关的常用行业标准种类(代号)有:能源(NB)、轻工(QB)、纺织(FZ)、医药(YY)、黑色冶金(YB)、有色冶金(YS)、石油天然气(SY)、化工(HG)、石油化工(SH)、建材(JC)、机械(JB)、船舶(CB)、核工业(EJ)、铁路运输(TB)、交通(T)、劳动和劳动安全(LD)、电子(SJ)、电力(DL)、商检(SN)、环境保护(HJ)、城镇建设(CJ)、建筑工业(JG)、公共安全(GA)。
三、非金属管道相关标准
我国非金属管道相关标准涉及面广,主要包括基础标准、材料标准、设计标准、制造标准、产品标准、附件标准、检验试验标准、安装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据初步统计,目前共有各类非金属管道及其焊接的相关标准60多个,主要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有少量地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0多个,包括设计、材料、试验、焊接、检验等;行业标准20多个,包括材料、施工、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检验等;地方标准比较少,不满10个。以下列出非金属管道及其焊接相关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1.国家标准
(1)设计标准
1)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GB50316—2000(2008版)《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材料标准
1)GB/T4219.1—2008《工业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2)GB/T4219.2—2015《工业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
3)GB/T19472.1—2019《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
4)GB/T19472.2—2017《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
绕结构壁管材》。
5)GB/T18475—2001《 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总体使用(设计)系数》。
6)GB15558.1—2015《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7)GB15558.2—200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
8)GB15558.3—2008《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3部分:阀门》。
9)GB26255.1—2010《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系统的机械管件第1部分:公称外径不大于63mm的管材用钢塑转换管件》。
10)GB26255.2—2010《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系统的机械管件第2部分:公称外径大于63mm的管材用钢塑转换管件》。
(3)材料性能试验标准
1)CB/T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2)GB/T8804.2—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
3)GB/T17391—1998《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4)GB/T18251—2019《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度的测定》。
5)GB/T18476—2019《流体输送用聚烯烃管材耐裂纹扩展的测定慢速裂纹增长的试验方法(切口试验)》。
6)GB/T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7)GB/T19807—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管材和电熔管件组合试件的制备》。
8)GB/T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9)GB/T19809—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PE)管材/管材或管材/管件热熔对接组件的制备》。
10)GB/T19810—2005《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接头拉伸强度和破坏形式的测定》。
(4)焊接设备标准
1)GB/T20674.1—2020《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系统熔接设备第1部分:热熔对接》。
2)GB/T20674.2—2020《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系统熔接设备第2部分:电熔对接》。
3)GB/T32434—2015《塑料管材和管件燃气和给水输配系统用聚乙烯(PE)管材及管件的热熔对接程序》。
(5)无损检测标准
1)GB/T29461—2012《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超声检测》。
2)GB/T29460—2012《含缺陷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安全评定》。
3)GB/T33488.1—2017《化工用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检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4)GB/T33488.2—2017《化工用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检验方法第2部分:外观检测》。
5)GB/T33488.3—2017《化工用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检验方法第3部分:射线检测》。
6)GB/T33488.4—2017《化工用塑料焊接制承压设备检验方法第4部分:超声检测》。
2.行业标准
(1)材料标准
1)HG/T4375—2012《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
2)SH/T1768—2009《燃气管道系统用聚乙烯(PE)专用料》。
3)SY/T6656—2013《聚乙烯管线管规范》。
4)SY/T6947—2013《石油天然气工业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
(2)施工及设计标准
1)SY/T4110—2019《钢质管道聚乙烯内衬技术规范》。
2)C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CJ51—201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4)CJJ63—201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5)CJJ/T147—2010《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6)CJJ/T250—2016《城镇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技术规程》。
7)CJJ/T269—2017《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3)焊接设备标准
1)HG/T4751—2014《塑料焊接机具热风焊枪》。
2)HG/T5100—2016《塑料焊接机具热熔焊机》。
3)HG/T5101—2016《塑料焊接机具电熔焊机》。
(4)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1)HG/T4280—2011《塑料焊接工艺评定》。
2)HG/T4281—2011《塑料焊接工艺规程》。
3)HG/T4282—2011《塑料焊接试样拉伸检测方法》。
4)HG/T4283—2011《塑料焊接试样弯曲检测方法》。
(5)无损检测标准
1)JB/T10662—2013《无损检测聚乙烯管道焊缝超声检测》。
2)JB/T12530.1—2015《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3)JB/T12530.2—2015《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第2部分:目视检测》。
4)JB/T12530.3—2015《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第3部分:射线检测》。
5)JB/T12530.4—2015《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第4部分:超声检测》。
3.地方标准
1)DG/TJ08—2012—2007《燃气管道设施标识应用规范》。
2)DCJ08-10—2004《城市煤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3)DG/TJ08—2031—2007《城镇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DB31/T1058—2017《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
5)DB41/T1825—2019《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工艺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