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安全科普:现场安全管理的“七个关键时刻”

2024-07-10 云南安全培训网 115

第一:每班开始作业时

我们都知道,每班开始作业时,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最薄弱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经过休息的时间段,有可能思想状态还没有完全回到工作状态中,思想上会存在马虎、粗心等不正常的情况,导致开机作业时,出现:
—疏忽对设备安全状况点检确认的要求
—疏忽对工作岗位安全状况确认的情况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合规的情况
—因仓促开机导致走捷径图省事的情况
—用了原辅料忘记及时密封保存的情况
—……
所以,作为现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每班开始作业时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与提醒制止,尽可能杜绝现场出现的任何不合规的情况。

第二:准备吃饭前时刻
吃饭前的半个小时,同样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时刻,为什么呢?
因为此时是作业人员安全警惕心最薄弱的时刻,很容易犯经验上的错误和出现侥幸的心理:作业这么长时间了,一切都正常,往往会在吃饭前的这个时间段放松个人的安全警惕心,而急于仓促收工关机。
同时也会受到其他同事的催促影响而忽略了现场的某些安全管理要求。
所以,作为现场的管理人员在吃饭前的半个小时要到现场监督检查,杜绝现场人员的马虎与侥幸心理,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督促整改落实,防止机、料在存在风险因素的情况下离场。

第三:午休结束上班时
很多企业由于受到硬件的影响、天气气温的影响等安排了作业人员在午饭后有个短暂的午休时间段,目的:
—躲过午后气温比较高的时间段,防止因气温高导致人员犯困或中暑
—给与现场作业人员一个缓冲恢复精力的时间过程以确保精力充沛后作业
正是这样一个简短的午休时间段,个别作业人员会从睡梦中仓促赶到现场开机作业,而自己精神状态还没有完全清醒;还有个别作业人员会心存侥幸心理“都已作业了一个上午,一切处于正常状态”;还有个别作业人员存在起床晚而仓促赶往作业岗位出现:
—劳动防护用品忘记穿戴或穿戴不合规
—走捷径省时而在现场不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

第四:生产转产前后时
大家都知道,生产现场转产前后也是相对比较乱的时刻,更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时刻,因为:
—转产原因,存在很多作业的内容要变化,比如清理设备
—转产原因,需要对现场的物料清理搬运
—转产原因,需要增加临时的作业活动内容
所以,现场转产前、转产后,生产管理者一定要到现场予以监督检查,强化现场人员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消除现场人员的马虎心理,以确保转产前、转产后的安全。

第五:某种原因停机前后时
生产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某种因素导致停机,正是因为突然停机有可能导致现场人员疏忽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而直接离开现场,比如:忘记关闭设备的开关,有可能导致现场突然恢复时设备出现自发运动的情况,所以,不论何种原因导致停机,生产管理者一定要到现场予以检查提醒“按照正常的关机要求关闭设备设施的开关”,严禁不关闭开关而直接离开现场。
其次,停机原因消除后恢复开机时,同样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时刻,生产管理者同样要到现场督促提醒,按照“每班开始作业时”的要求提醒现场所有人员做好开机前的安全状况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严禁盲目或冒然直接开机作业。


第六:生产即将结束时
每天(每班)生产即将结束时,更是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时刻,因为即将下班,现场人员的安全警惕心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懈,再加上不同生产工序(岗位)人员生产结束的时刻不同,也会对没有结束生产的工序(岗位)人员的安全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出现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生产管理者此时一定要到现场多巡查监督提醒,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

第七:生产交接班时刻
生产交接班时刻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时刻,因为交班的班组在对现场做最后的整理整顿,接班的班组也要进入生产现场接班,两班的人员有可能混杂在一起,必然会给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彼此影响,比如有可能会影响到交班班组人员的心理,导致内心急躁、粗心、马虎,出现整理整顿不彻底、有漏洞的情况出现。
交班的管理者一定要到现场监督指挥与提醒,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制止阻止,以确保现场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以上就是关于“安全科普:现场安全管理的“七个关键时刻””的全部介绍,如果需要详细了解相关课程,请点击电话咨询15288489748(直接拨打)

云南安全培训网提供:特种作业培训,特种设备培训,住建培训,技能培训,职业健康考证培训,消防培训,应急安全管理培训,人事考试培训等,详情请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1528848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