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吊装与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
1.起重吊装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所使用的工种技能一般包括安装与维修钳工、管工、焊工、仪表工等工种,对于大型装置和设备的安装修理,还要有起重工和高空作业。安装修理人员可能在露天或室外作业,其工作对象可能是在建或新建的制冷与空调系统,也可能是正在运行的制冷装置,或是已经停车正等待进行抢修或计划检修的装置和设备。因此,安装修理的作业人员在工作现场遇到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还可能存在各种不安全的因素。
(1)起重作业危险性
为检修方便,大型制冷设备的厂房内一般装有电动或手动起重设备,安装检修中小型制冷设备也经常使用简易的起重机械。起重设备若本身有缺陷,使用不当,或指挥操作有误,就会发生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等事故。
(2)超高及高处设备危险性
高度在2m以上或安装在地面2m以上的设备,属于超高和高处安装设备。在对这些设备进行操作检修时,操作和检修人员需要在离地面2m以上进行登高作业。一般规定离地面2m以上即为高处作业。若高处作业场所未设扶梯、平台、栏杆等防护装置,或个人防护措施不当,则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伤亡事故。
(3)运转设备危险性
制冷设备中的压缩机、泵及搅拌器等属于机械传动设备。若传动机械的外露部位,如传动带和带轮、传动轴和联轴器等,未装防护罩或防护装置损坏和有缺陷,则可对操作和检修人员造成碰撞、挤压、卷入、绞、碾等机械伤害。
运行中的转动机械轴封处因泄漏发生制冷剂喷溅,则有可能引发燃烧爆炸、中毒和对周围人员的化学性灼烫伤害。
2.起重吊装与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
(1)安装维修前应取得安装维修任务书,按任务书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并履行各项作业(动火、动土、临时电源、高处作业等)审批手续。
(2)工作前要熟知制冷生产企业作业区的各种有关规定和标准,并仔细检查现场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未解决,不准作业。在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立体交叉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
(3)现场作业时,所用的器材、机具、工具、吊具必须齐全完好、可靠,否则不许从事作业。吊运设备和管子前,必须对吊具认真检查,不得迁就使用。
(4)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配备好合乎要求的防护用品。同时,应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5)在安装维修作业区进行维修、安装作业时,对工艺设备的动力源、物料源必须有切断、封堵、隔绝等可靠措施,并在醒目的地方悬挂警告标志。
(6)搬运安装管道时,要注意周围及现场电线情况,并统一指挥齐抬、齐放。使用扳手、管钳时,钳口要适当。操作时不准加管套。
(7)吊运物件必须遵守《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此外,天车工、搬运工还应密切配合。堆放物件要稳妥,不宜过高。设备管路有压力时,不准带压检修及从事安装工作。
(8)高处焊接、切割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系好安全带并设人员监护。焊接物下方不得有人或存在易燃易爆物品。
(9)在高处,分层交叉作业时,应将零部件工具放置稳妥。必要时拴好系牢,或放入工具袋(箱)内。紧固或拆卸螺栓,不可用力过猛。锯割物体、城制管件不要用力过猛,注意安全着落,防止因重心偏移致伤及烫伤。
(10)在作业现场必须进行拦护。多人、多层、高空交叉作业时,应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并互相配合。
二、施工现场用电、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1.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要求
(1)安全用电常识
1)制冷与电工学之间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名制冷工,切实掌握一些安全用电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近高压带电体。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该电流的频率、大小、途径、持续时间、接触面积,以及触电者本身的情况,如身体素质、接触部位及干湿情况等,直接决定着人体受电击的程度。
3)实践证明,频率为25~300Hz的电流最为危险。当人体通过1mA的工频电流时,就会有麻的感觉;当通过50mA的工频电流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当电流通过大脑和心脏时,危险性最大。触电的部位越湿,通过人体的电流也越大。
4)不合理用电,不仅会导致机器设备烧毁或报废等重大事故,而且还易造成人体伤亡事故。
(2)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要求
1)相线进入电器前必须先进开关。这样,当开关分断后,用电器上就不会带电。这不仅安全,且便于检修。作业人员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合理选择导线及熔丝,切实保证线路的安全。
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线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绝缘电阻,并应经常检查绝缘材料的受损老化程度,防止设备外壳带电。
4)安装或检修电器时,应使用安全护具,如绝缘鞋、绝缘手套、
专用工具等。在带电操作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5)正确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在带电设备附近,严禁使用钢卷尺、锯、锉等裸露金属工具进行有关操作。
6)拆下的裸露的带电接头,应及时用绝缘胶布包好,并置于人体不易碰到的地方。任何电气设备,在确认无电之前,应一律认为带电,故不可随意接触。
7)如需要进入容器内进行维修作业,应在作业前切断容器上的所有电源,进入容器只准使用电压不超过12V的行灯照明。
8)机器设备试车前,应先检查机器各部件及防护装置是否完全装好,然后对转动部件进行盘车检查。试车后如发现问题需要继续修理时,应切断电源,拔掉保险。按要求对设备进行试压(试漏),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运转。
9)下雨天不准进行露天焊接作业。在潮湿场所工作时,电焊机须经电工检查合格。工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以防触电。
10)工作完毕应检查和清理工作场地、消除火种,切断电源,然后方可离开。
2.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1)制冷与空调设备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
1)制冷设备中的高温部件与易燃物品紧密接触,会因散热不良而使电器绝缘加速老化,引起漏电,引发火灾。
2)焊接操作时,未对易燃物品做好隔离,由焊炬的高温火焰引燃易燃品或电线,引发火灾。另外,焊接使用的可燃气体和氧气钢瓶及连接软管因泄漏或安放的位置不当,当明火作业时易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
3)安装维修场地空气不流通,面积过于狭小,各类工具和易燃品、油脂物质混放,待维修的设备拥挤摆放,也是造成火灾的原因。
4)安装维修工作中,使用电热设备不正确,引燃易燃物等,都有可能发生火灾。
5)安装维修设备时,清洗剂或汽油气体体积分数较高时,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
6)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轻者造成设备损坏,重者引起制冷剂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2)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1)制冷设备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宽敞场地,周围应没有易燃易爆物品。检修设备时,要严格执行检修安全规程,按照产品说明书指示的正确方法使用操作设备。
2)维修场地或制冷设备内部,不得存放化学药品和易燃物,如酒精、无水氯化钙、甲醇及汽油等。维修中如需要此类物品,要将其存放在远离热源且干燥通风的地方。使用中要避免发生碰撞。使用后要及时盖上塞盖,放置在安全地点。
3)使用清洗剂检修制冷设备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使维修场地开窗通风。浸润化学药品、清洗剂或汽油的棉纱、纸张不得陡意丢放。
4)焊接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瓶阀、连接软管及各个接头部分,不得漏气。焊接工件时,火焰方向应避开设备中的易燃易爆部位,并做好防火、防爆隔离。同时,亦应远离配电装置。焊接完毕后,要及时关闭各类气体钢瓶上的阀门。
5)焊炬应存放在安全地点,不得将焊炬放在有易燃、易爆危险、有腐蚀性气体及潮湿的环境中。
6)不得以焊炬替代其他工具使用,不得随意挥动点燃后的焊炬,避免伤人或引燃其他物品。
7)对制冷设备的塑料制品及易燃材料,禁止用明火加热。用无焰热源加热设备时,应有专人负责,按规定时间及时切断热源。
8)维修场地应首先明确各类设备的功率,安置符合要求的配电功率设施。对每台维修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线路,并防止电路中接入大功率设备后发生超负荷。
9)维修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要定期检验,按时更换,保证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