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复产的安全建议如下:
人员方面:
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调整状态满足生产要求再上岗。按照劳动定员合理配置一线员工,人员确实配置不到位的,应调整生产计划使得和人员相互适应。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到岗到位,非持证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
强化人员培训,针对节后企业生产活动实际,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新上岗、转岗人员岗前教育,重学操作规程、重温“两单两卡”,记牢背熟岗位安全风险、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应急措施。严格培训考核,确保不合格不上岗。
设备方面:
全面开展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监控系统、特种设备检修维保,不符合安全条件不能使用。
对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要严格风险评估、审批管控和措施落实。强化检维修后试机和试生产管理,认真制定试机、试生产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同时加强监督落实。
作业环境方面:
企业复工复产前要全面开展作业条件确认检查,如检查厂房、设备设施是否有损坏,高切坡是否失稳滑坡、架子是否失稳、有限空间是否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等。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整治隐患,确保作业环境处于正常、安全、可靠的状态。
管理方面:
严格落实节后复工复产方案,尤其是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涉放射源,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等高危企业,须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防范制度,及时校验应急机制的可行性。
做好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对节后回原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安全再培训、再教育,对换岗和新从业人员,建议以现场带教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强化复工复产安全检查,按照先排查、后复工复产的原则,对生产设备设施、应急设施、各种仪表、管道、阀门、罐区、危化品储存装置和厂区、厂房内标识标志、仓库内标志线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复工复产。
强化危险废物管理,企业在复工复产前应对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对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进行自查,落实防护,同时确保危险废物贮存不得超过一年,要及时委托资质单位进行转运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