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设置固定动火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火集中管理:固定动火区可以集中管理和监控动火作业。在固定动火区内,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设施、提供灭火器材等,以减少动火作业可能引发的火灾风险。
2. 减少火灾风险:在固定动火区内,可以将动火作业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避免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固定动火区通常无易燃可燃物、无易燃易爆品,配备专门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以增加火灾扑灭的能力,保护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安全。
3.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划定固定动火区,可以集中和优化动火作业的管理和资源分配。企业可以为动火作业提供专门的设备、工具和人力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固定动火区的划定还可以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避免对生产和运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4. 监督和控制动火作业:固定动火区有助于对动火作业进行监控和控制。只有经过核准的动火作业才能在固定动火区以外的区域进行。否则,零星的、不需要许可的动火作业,要在固定动火区实施。有助于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控制。同时,固定动火区也便于督促动火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为了做好固定动火区的管理,化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明确划定固定动火区:根据安全规范和实际情况(如:GB 30871-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明确划定固定动火区的范围和位置。固定动火区不应设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或侧风方向,并满足防火间距要求;与易燃易爆的厂房、库房、罐区、设备、装置、窨井、排水沟、水封设施等的距离不应小于30m等等。
2.设置明显的标志:固定动火区应与其他区域有明显的隔离,并设置标识和警示牌,以提醒人员注意。包括“固定动火区”的字样、动火区的范围、防火责任人、防火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3.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固定动火区操作规程,规程应包括动火作业的准备工作、安全要求、操作程序、紧急应对等内容,确保动火作业按照规范进行。
4.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对经常在固定动火区的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使其了解动火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能力。
5.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在固定动火区内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如消防设备、防护装备、紧急通讯设备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
6. 加强日常检查:对固定动火区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安全用电、人员遵章守纪情况等,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
7. 风险评估:企业应每年至少对固定动火区进行一次风险辨识与评估,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及时辨识、重新划定。企业还应对固定动火区的管理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及时汇总并分析动火作业中的安全事件和事故,提炼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化工企业可以做好固定动火区的管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降低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