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社会工作概述(了解)
1.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在企业内外开展与职 工的工作岗位适应、劳动环境协调、职业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劳动关系协调等有 关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利益、提升劳动效率,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
2.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1)核心内容: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
(2)重要手段: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
(3)主要任务: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
(4)主要策略: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
3.企业社会工作的功能
(1)提供物质帮助,协助困难职工摆脱困境。
(2)为企业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3)协调内外关系,增强企业组织的凝聚力。
(4)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5)预防间题产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企业社会工作的取向
(1)服务对象价值判断上的问题视角与优势视角。
(2)与雇主关系上的抗争取向与共赢取向。
(3)服务提供的人力资源取向和工会取向。
(4)服务模式上的个人发展模式和社群权益模式。
5.企业社会工作的对象
与其他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一样,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是环境各不相同的单一个体,而是环境相同,面临问题相似的一个群体——企业职工。
(1)企业内的职工个体及职工家属。
(2)企业内的职工群体。
(3)一个企业整体或企业内的管理部门。
(4)一个行业或一个社区。
二、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熟悉)
1.职工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年龄增长,员工在职业发展中往往遇到晋升难题,内心受挫感加剧,从而安于现 状,不注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为职工提供职业生涯辅导,帮助职工自我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2.职工情绪管理
通过识别职工的不良情绪,对存在着不良情绪的职工予以疏导以缓和其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3.职工素质提升
通过教育和引导,促使职工增强权益维护意识,并以合理方式争取自身合法权益;引 导职工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为职工提供充实文化知识和提高技术技能的机会;组织开 展激励职工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活动,促进企业整体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4.职业安全与健康
发挥专业优势,为职工个体提供咨询、辅导和提供社会资源,对因工受伤或患病的职 工进行慰问,落实相关补偿,为他们的康复提供全方位支持;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对职工进 行培训,培育职工的健康意识、权益意识,教给职工自我保护及应对伤病的知识和方法;利 用社区工作方法,向广大职工宣传劳动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法规,在企业内进行职业安全健康、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宣传教育,推动企业改善工作环境。
5.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工作层次上的参与,是指对工作方法、工作目的、工作安全、工作设计等工作条件问题 进行决策;管理层次的参与,是指对雇用与解雇、工资发放、工作纪律与工作评估、培训与 激励、意外事故处理等问题进行决策;企业层次的参与,是指对利润分配、财务计划、产品开发与营销、资本投入、分红、管理者评价和任用等问题进行决策。
6.职工的工作生活平衡
促进企业为职工提供有意义工作的同时,也应营造环境使职工工作与生活更有幸福感,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7.劳动关系协调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从尊重开始,在企业内创造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建立职工关系调解机制,提升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改善企业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8.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组织内部传播平等、公正、和谐的文化理念和尊重、理解、合作的工作态度,以 及团结、互助、友爱的组织氛围,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同时,致力于促 使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清晰,激发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困难群体关怀
关爱困难群体,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向困难群体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困难职工改善生活境况,增强发展能力。
10.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推动企业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还要履行其在维护职工和消费者权益,遵守市场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尽到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要认识到,企业是企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主要 合作方,也是企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受益方,因此,企业社会工作要用专业的服务来作 出服务成效和服务品牌,争取企业信任和认同,进而建立好服务关系,从企业需求出发提供进一步的专业服务。
三、企业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熟悉)
1.员工作为社会成员的相关理论
任何员工首先都是社会中的成员或个体,有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需求,在众多针对个 体的人性、问题和需求的理论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全面且系统地阐述了人的需求结构以及内部不同层次间的关系,而且与企业员工的个人需求、问题和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2.员工作为企业成员的相关理论
员工的问题及其需求的满足,始终与企业密切关联,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从企业的角 度来看,员工究竟处于何种位置并扮演了何种角色,以及这种角色和位置对于企业未来的 发展又具有何种意义,了解为解决员工问题和满足他们的需求,企业可能会提供何种帮助与服务。
3.员工作为工业关系成员的相关理论
员工与雇主的交往既在企业空间中进行,也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在工业关系领域中,员 工群体为一方,雇主群体为另一方。双方群体的集体协商和谈判,为员工在企业中的经济 和社会处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基本保障,理解员工问题和解决他们的需求时,也必须考虑他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关系结构。
4.员工作为国家成员的相关理论
任何企业的员工都是国家的成员,因此员工与雇主的关系或者员工在企业中的待遇,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及其执行状况密切关联。而且员工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会从根本上影响或决定工业或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需要丰富制度供给,给予员工合理的社会保障。
四、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熟悉)
1.个案企业社会工作
针对企业的个案工作包括针对咨询问题、人际交往和感情问题、家庭问题、适应问题、情绪问题、权益维护和资源支持的个案工作。企业社会工作者需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个案来源,如部门主管介绍的职工、厂医转介的职工、管理部门工作员发现并介绍的职工、职工家属或亲友介绍的职工、社会工作者主动发现的职工、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的职工等。工作过程一般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6个工作环节。
2.小组企业社会工作
将企业作为员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基础,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实际盈利价值,同样也是一个小组工作开展的绝佳平台。企业中的小组类型主要有兴趣、娱乐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教育小组,治疗小组等。小组工作过程包括:评估需求;确定目标;招募组员;制订小组计划书,并按计划开展小组活动;评估。
3.社区企业社会工作
社区企业社会工作的起点就是将企业作为一个社区来看待,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企业员工及家属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
社区的服务工作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社区工作可以通过与居委会合作,加快居民自主治理。
企业是一个生产和贸易区域,企业在管理中就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通过社区活动的 参与,职工不仅会把企业视为工作场所,还能感受到企业与职工的生活、交往以及成长都 息息相关。基于此,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都会增加,职工之间的互助关怀意识也 会得到提升,职工在遇到心理、经济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时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企业成为职工获取正能量的坚强后盾。
章节自测
第一题(案例题)
小强今年12岁,刚刚读完小学六年级,将要到一所中学上初中一年级。小强的爸爸、妈妈在同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原先的收入不算少,一家人的生活还不错,小强的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最近的企 业改制中,小强的爸爸、妈妈相继被裁员,双职工家庭变成了零就业家庭,只能靠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勉强维持生活。家庭发生变故后,原先性格开朗的小强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门找小伙伴玩耍。眼看暑期就要结束,小强突然向父母说出不想再去上学的想法,让本来就十分焦虑的父母更加坐立不安。于是,小强的父母向社区工作站求助。接到 小强父母的求助后,社会工作者小张与小强进行了深入的谈话,从谈话中小张了解了小强变化的症结所在。原来,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过程中,社区居委会把包括小强的父母在内的所有申请者的资料都张榜公布在社区告示栏上,更让小强受不了的是,社区居委会还与他就读的小学取得联系,让学校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家中的事情。虽然居委会的出发点是想让学校也对小强给予照顾,但小强却从此在学校里 抬不起头来,从一个好学生变成厌学的学生。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强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属于社会工作的哪个领域?
2.上述案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哪些方面介入才能解决问题?
第二题(案例题)
刘某,男,现年32岁,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祖籍在河南,户口迁至上海,故刘某在上海无其他亲戚,且父亲去世。刘某头脑简单、性情憨厚,江湖义气浓厚。高中毕业后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因为哥们儿义气,协助朋友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押至安徽某监狱服刑。年初执行期满回沪,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30多岁的他自然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刘某陷入既想融入社会,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会排斥的困境。
问题:
1.请问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请对刘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3.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第三题(案例题)
幸福小区居委会近几日经常有居民来反映说,楼房前走道上每天清晨都有一队老人放着音乐跳健身舞,把他们从睡梦中吵醒。受扰居民认为老人不能在居民窗下跳舞健身,噪音扰民,应另找地方晨练。老人们认为全民健身活动是国家倡导的,他们有权在自家门口锻炼身体,旁人管不着。双方都认为自己理由充分,争执不下。已有不少青年居民往窗下扔西红柿、水袋,老年人的录音机也越开越响,矛盾有激化的迹象。
问题:
1.什么是老年社会工作?您认为上述案例中反映的问题是否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
2.请您运用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技能设法解决这起纠纷。
参考答案
第一题
1.小强的问题出在其父母申请低保的 资料在社区张榜公布,并且其家庭情况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让周围同学知道了,这些都让他感到自卑。由自卑引发一系列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的救助方法和方式对受助者造成了伤害,属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2.针对本案例所述情况,可从以下几点介入:
(1)通过个案辅导,帮助小强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念,坦然面对父母失业的事实。
(2)引导小强正确看待政府的救助政策及其实施的意义。介绍政府相关社会救助政策,争取政策资源。根据政府的教育救助政策,评估小强的家庭情况,并引导小强向学校申请有关教育救助项目。
(3)开展城市低保对象子女成长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帮助他们互相接纳、彼此支持,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4)与居委会成员以及小强将要就读的中学取得联系,建议他们改变做法,尽量维护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成员的尊严。
(5)还要与相关就业部门联系,协助其父母实现再就业。
第二题
1.矫正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服务、社区矫正中的服务、刑满释放后的服务以及针对涉毒人员的服务。
2.通过案例,我们发现刘某的问题大致如下:
(1)生活方面:无工作收入,仅靠母亲退休金生活,生活拮据。
(2)心理方面:头脑简单、性情憨厚、重义气,目前有自卑心理,自尊心较强。
(3)社会融入方面:从监狱释放后,无法正常适应社会生活,融人社会尚存在障碍。
3.对于服务对象刘某,我们可以采取如下辅导策略:
(1)澄清刘某的非理性思想,去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反省过去的错误。
(2)提升刘某的自尊与自信,正确面对人生未来的规划。
(3)与刘某母亲联系,请家长协助对刘某的服务并多给予关心与支持。
(4)增强刘某的社会参与,多参加社区与社会的一些活动,以增强社会归属感。
(5)协助刘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人职业水平。
(6)视情况拜访相关人士,以减低或消除他们对刘某的歧视。
第三题
1.老年社会工作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 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 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案例中的问题属于老年社会融入或老年社会关系处理问题,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
2.首先,接纳老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争取赢得老人们的信任。
其次,由于人人都有健身权和休息权,建议老人们将音乐调小,或者把开音乐的时间推后。再次,青年往下扔西红柿、水袋等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建议大家都换位思考,相互体谅,共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最后,强化物业管理方与小区居委会的责任,让其进行监督,避免案例中的矛盾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