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

2024-05-27 云南安全培训网 49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涉及13个考点: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司法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在近几年考试中考查频率较高,多以案例题、论述题的形式考查,所占分值为20~30分。


备考指南

根据往年真题情况,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考查频繁,基本上每年都会出题,因此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各部分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考查灵活且全面,以某一实务领域为切入点,进而考查其他社会工作知识点,比如,以未成年人犯罪考查家庭社会工作;命题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多个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相结合进行命题,比如,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考查农村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命题出题形式多样,有的侧重对社会工作者的考查,有的侧重运用的介入策略和方法,也有的侧重对整体知识点的联系。

备考时既需要掌握各个实务领域的结构框架、服务内容、理论视角和主要方法等知识点,区分不同的实务领域基本背景和服务侧重点,以及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实务领域的角色和作用,也需要理解不同实务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结合应用。在答题时,要针对命题的知识点分点作答,按点作答;要全面理解命题内涵,适当联系实际进行扩展;要将其他部分的知识点合理融入命题作答中来;要熟悉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等方法,在不同实务领域中的应用。同时,需要注意不可以断开各个实务领域之间的联系,不可以将不同实务领域的侧重点混为一谈。要注意当前城乡社区治理、特殊群体(一老一小、残疾人等)救助服务、乡村振兴等社会热点与实务领域的联系。

一、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了解)

1.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儿童社会工作是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和服务对象,基于儿童的特点及需要,在专业的价值理念下运用专业的手段为儿童提供服务,目的在于激发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1)儿童福利服务:支持性服务、补充性服务。

(2)儿童保护服务:预防服务、接报处置服务、康复和回归服务。

3.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

(2)理论知识体系独特。

(3)服务聚焦于亲职能力建设。

(4)儿童社会工作者身份地位独特。

(5)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4.儿童社会工作的原则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熟悉)

1.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1)传播理念和知识:母婴保健(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服务)、婴儿早期眼养理念及实践、幼儿早教、科学育儿等。

(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儿童问题辅导、儿童的娱乐和体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等。

2.补充和改善家庭状况

(1)补充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链接现有政策资源、就业援助。

(2)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亲职教育、“四点半课堂”。

3.救助和保护儿童

(1)儿童收养服务。

①送养儿童信息发布。

②收养人/收养家庭招募。

③收养人/收养家庭评估。

④收养人/收养家庭培训。

⑤送养儿童与收养人/收养家庭适配。

⑥办理收养手续。

⑦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

⑧收养后跟踪回访。

⑨评估结案。

(2)家庭寄养服务。

①寄养家庭招募

②筛选合格家庭。

③评审合格家庭。

④寄养家庭培训

⑤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

⑥寄养家庭监督与支持

⑦寄养结案。

(3)机构养育服务: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了解)

1.生物学方面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主要是运用进化论、遗传学等观点,解释、说明儿童发展的进程、状态及特征,重视生物性力量对儿童个体成长发展的主导作用,把儿童的成长发展看成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流派有时间理论和生长顺序、进化论和复演论、发展螺旋论和遗传学说等。

2.心理学方面的理论

心理学解释人的发展流派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的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发展规律进行解释。人格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人的行为。人格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这一理论有两个基本概念,分别是基模和适应。人格的心理分析理论包括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荣格为代表的人格派。

3.文化学方面的理论

文化学方面的理论有:文化人类学理论,代表人物为美国的米德;社会文化理论,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特。

4.社会学方面的理论

社会学与儿童社会工作关系密切,儿童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结构性因素,如家庭、社区、组织等关系重大。社会学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与家庭和父母教养态度相关的理论;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阐述;组织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理论。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掌握)

1.基本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儿童个案工作以儿童为服务对象,帮助儿童解决困难和问题,并预防产生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协助儿童的监护人指导儿童,促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儿童团体工作。儿童团体工作以儿童团体(小组)为对象,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使团体中的儿童达到社会性的发展、行为的改变。

(3)儿童社区工作。儿童社区工作以社区为服务场所,调动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儿童,目的在于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儿童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其全面发展。

2.具体方法

(1)儿童社会工作的个案辅导。儿童个案辅导是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干预服务中形成的一种服务方式。它适用于帮助儿童消除和改善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困惑或偏差,是有效改善儿童个体的消极情绪、偏差行为和负向社会认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服务过程。实践模式包括:

①传统模式:心理社会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理性情绪治疗等实务模式。

②新的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

(2)儿童社会工作的团体辅导。儿童团体辅导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根据儿童团体的特征,组织儿童成员之间进行良性互动,改善和解决团体成员个体、成员个体之间以及整个团体在行为养成、情绪管理、创伤康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专业干预模式。

儿童团体辅导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展性团体辅导,以教育引导和提供资讯为主,其目标在于帮助儿童应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一类是治疗性团体辅导,为高风险儿童提供行为、态度或价值理念的引导和矫正,以及为身心创伤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其目标在于提升儿童自我认同,并能够在摆脱困境的同时提升自身应对困境和挑战的能力。

(3)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儿童友好社区指整体环境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工作,帮助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居民了解并实践这一工作,从而实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理想目标。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的全部介绍,如果需要详细了解相关课程,请点击电话咨询15288489748(直接拨打)

云南安全培训网提供:特种作业培训,特种设备培训,住建培训,技能培训,职业健康考证培训,消防培训,应急安全管理培训,人事考试培训等,详情请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1528848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