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山安全员岗位责任制:
1、对所担负监察区的安全工作负责。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法规,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3、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依据法规、法则检查现场作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处理意见。
4、对工作中查出的不安全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做好记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3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如建筑施工安全员要参加住建系统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取证;道路运输单位安全员要参加交通运输系统安监部门组织的培训取证;危险品、矿山及其他单位安全员取证由政府安监局负责。
二、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员管理人员报考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员管理人员报名资料:
1、本人复印件(正反两面)1份;
2、本人近期一寸白底照片1张;
3、初中或初中以上学历证书复印件1份;
非煤矿山安全检查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发现和纠正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非煤矿山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以帮助矿山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一、矿山基础设施安全检查
非煤矿山基础设施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对矿山道路、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通讯系统等方面的检查。检查人员应详细检查这些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例如,矿山道路应平整、宽敞,排水系统应畅通无阻,供电系统应稳定可靠,通风系统应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通讯系统应畅通无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传递信息。
二、矿山生产设备安全检查
非煤矿山生产设备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对采矿设备、运输设备、破碎设备、磨矿设备、选矿设备等方面的检查。检查人员应详细检查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例如,采矿设备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运输设备应安全可靠、无故障,破碎设备、磨矿设备、选矿设备应满足生产要求,且无泄漏、无堵塞等问题。
三、矿山作业环境安全检查
非煤矿山作业环境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对矿山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噪声、照明、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检查。检查人员应详细检查这些环境因素,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例如,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噪声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照明应充足、无盲区,温度、湿度应适宜,以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四、矿山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检查
非煤矿山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检查主要包括对矿山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培训。检查人员应详细检查培训记录和培训效果,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例如,作业人员应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紧急避险技能、了解应急预案等内容,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检查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检查主要包括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检查。检查人员应详细检查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例如,矿山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矿山生产活动;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生产操作。
六、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
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主要包括对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评估、整改和验收等方面的检查。检查人员应详细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确保其及时、有效。例如,矿山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并在整改完成后进行验收和销号。同时,矿山企业还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
总之,非煤矿山安全检查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矿山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加强对矿山基础设施、生产设备、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检查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