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年版)》(人社厅发〔2023〕31号),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同时明确要求“现行国家职业标准中有关内容与本《规程》不一致的,以本《规程》为准”。
什么意思呢,通俗地说,这个规程是用来说明怎么编制国家职业标准的,比如消防设施操作员的国家职业标准怎么编写,就得听它的。如果你现在编的和它的要求不一样,你要改。
这个2023版本的规程,最大的两个变化是下面两个条文(部分内容):
5.1.8职业培训要求
5.1.8.1培训参考时长
职业标准应根据职业的特点和内容,分别列出各等级培训期限的参考性学时要求(包含理论知识学习时间和操作技能学习时间),以标准学时表示。
理论知识学习时间,由“基本要求”相关内容和各等级“工作要求”中的“相关知识要求”两部分所需的学习时间折算而成;操作技能学习时间,由各等级“工作要求”中的“技能要求”所需学习时间折算而成。学习时间按每天8标准学时计算。
5.1.8.2培训教师
根据职业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的技能等级,对职业培训中承担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提出要求。
5.1.8.3培训场所设备
实施职业培训所必备的场所和设施设备要求。应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场所设备分别进行描述。
5.1.9.2评价方式
职业标准应根据职业的特点,对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的方式,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操作技能考核主要采用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现实工作场景已实现数字化操作的职业,操作技能考核可采用模拟或仿真操作等方式进行。准入类职业资格操作技能考核不得采用模拟或仿真操作方式考核。
结合消防设施操作员来说,这个最新的变化,它的核心意思是三个:
一是,考前必须要培训了,培训的时长是有要求的,不培训,是不能参加鉴定考试的;
二是,对培训的老师是有要求的,培训的场地和设备也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人(单位)都可以搞培训;
三是,消防设施操作员是准入类的,因此实操鉴定是不能搞模拟的,也就是不能在电脑上模拟操作,必须在实际的设备上进行线下操作。
这是个很大的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消防设施操作员》(2019年版)面临着修订,要搞培训机构的必须具备老师、场地、设备等条件,参加考试鉴定的学员必须满足培训时长,实操鉴定不再用电脑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