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切实破解企业安全生产“不会查隐患、不懂改问题”的痛点和难点,普洱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聘请第三方安全技术咨询机构的40名专家到全市各县(区),为八大行业、十八类重点企业开展“上门式、手把手、现场教”隐患排查整治专家指导服务,累计服务企业245户,精准锁定重大事故隐患530条,有效推动全市重大隐患发现整改水平提升。
本次专家指导服务坚持“排查+指导”同步推进,40名专家按行业分工分组,带着专业工具、对照国家标准规范,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把脉问诊”。 覆盖领域全。此次服务的企业涵盖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工贸(特种作业持证、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重点防火等)、住建(房屋市政、城市燃气)、邮政快递、文旅、道路运输及城市客运、商务(酒店、综合体)八大行业,实现高风险领域“无死角”。 问题找得准。针对企业自查难、辨识浅的问题,专家通过“查现场、看记录、问人员”,其中224户企业的“老大难”隐患得到明确,如金属非金属矿山不按开采设计进行开采、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过期未复证上岗作业等问题,解决企业“不知隐患在哪”的困惑。 行业聚焦实。聚焦邮政快递行业消防安全责任制落空、住建行业临时用电违规及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过期未复证上岗作业等高频问题,专家现场标注隐患位置、解读判定标准,让企业“看得懂、说得清”。
此次专家指导服务紧紧围绕“帮排查、化风险、解难题”这一核心,针对排查出的问题不搞“一刀切”,而是结合企业规模、生产实际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真正为企业办实事。 现场教方法,解决“不会改”。针对设备操作不规范、防护措施缺失等问题,专家现场示范,如指导工贸企业正确使用气体检测设备、帮道路运输企业规范汽修作业流程等,累计现场培训安全管理人员276人次。 精准定方案,破解“改不了”。针对企业无力解决的复杂隐患,专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步骤、指导选用合规设备设施、协调技术资源,帮助2户矿山企业完成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边坡隐患治理,2户危险化学品企业淘汰老旧设施;对52户工贸企业现场排查教学,指导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的技术标准和制定落实粉尘清扫制度,对粉尘涉爆区做分区规划;为31户建筑施工企业解读《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决“整改无方向、投入无头绪”的难题。 跟踪促闭环,避免“改不好”。以全市即将开展的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针对专家指导服务检查情况,建立“企业反馈+行业评估”机制,加强对224户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开展“回头看”,重点核查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主管部门将加强上门指导服务,确保530条重大隐患整改完成率达100%,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
此次专家指导服务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更推动普洱市安全生产工作从“监管为主”向“服务+监管”转型。 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通过专家“上门服务”,企业无需自行聘请第三方机构,节省安全生产成本费用15万余元;245户企业中,有95%的企业反馈专家指导接地气、解决问题实在,彻底扭转过去“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出来不敢报、怕罚款、整改不知从何下手”的被动局面。 行业安全基础持续稳定。邮政快递行业通过人车分流规范、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住建行业临时用电违规问题同比下降30%;工贸行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从85%提升至100%,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对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完成辨识,并建立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力补齐各行业安全短板。
下一步,普洱市将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整治专家指导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服务流程,以“精准服务”帮企业解难题,以“扎实举措”守牢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