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修作业证是什么?怎么考?
电梯维修作业证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法定资质证书,用于证明持证人具备对各类电梯(如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等)进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置的专业能力。该证书是从事电梯维修工作的准入凭证,受《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等法规严格监管,未经持证不得开展电梯维修作业。
一、可从事的工作范围
持有该证书的人员可在以下领域从事电梯维修相关工作:
电梯机械部件维修:包括曳引机轴承更换、门机传动机构调整、轿厢导靴维护、对重块加固等,例如乘客电梯曳引机异响故障维修、载货电梯门机开关卡顿处理。
电梯电气系统维修:涉及控制柜内接触器、继电器更换,传感器(如光电开关、平层感应器)校准,线路排查与修复,例如自动扶梯安全回路故障检修、电梯楼层显示异常调试。
安全装置维护:对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等安全部件进行检查与调试,确保符合安全标准,例如定期测试限速器联动安全钳的制动效果。
日常保养与应急处置:开展电梯定期保养(如导轨润滑、制动器检查),协助处理电梯困人、轻微冲顶 / 蹾底等突发情况的初步处置。
二、报考条件
1. 年龄限制
初次取证:18 周岁以上且不超过 55 周岁(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 学历要求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需提供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证明;无学历证明者,需通过报名机构组织的基础文化测试(含读写、简单数学计算)。
3. 健康条件
无妨碍电梯维修作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包括但不限于:恐高症(无法登高至轿顶、井道作业)、心脏病、癫痫、肢体功能障碍(无法操作维修工具)、色盲 / 色弱(无法识别电气线路颜色标识)、听力障碍(无法感知设备异响);
需提交近 6 个月内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包含视力(裸眼或矫正视力≥0.8)、血压、心电图、肢体功能等检测项目。
4. 其他条件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判断维修作业中的安全风险;
无近 3 年内因电梯维修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记录;
需参加不少于 30 学时的前置安全培训(含电梯基础、安全规范),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三、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
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两科均需达到 70 分及以上为合格;单科不合格者,1 年内可补考 1 次。
(一)理论考试(满分 100 分,闭卷机考,时长 60 分钟)
1. 基础知识(占比 40%)
电梯结构:曳引系统、门系统、导向系统的基本组成,例如乘客电梯轿厢与对重的平衡原理;
电气基础:电梯常用电器元件(接触器、变频器)的功能,基本电路(控制回路、安全回路)的工作逻辑。
2. 法规与安全(占比 30%)
核心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电梯维修的禁止性规定、《电梯维护保养规则》中维修作业的基本要求;
安全规范:登高作业(轿顶、井道)的防护措施、停电维修的断电上锁流程。
3. 故障判断(占比 30%)
常见故障:电梯困人、门无法正常开关、楼层显示错误的初步判断方法,例如通过故障代码排查电气故障。
(二)实操考试(满分 100 分,现场操作,时长 40 分钟)
1. 维修操作(占比 40%)
指定任务:完成简单维修项目,如更换电梯门机皮带、校准平层感应器,要求操作规范、符合技术标准。
2. 安全操作(占比 30%)
流程执行:模拟轿顶作业,正确佩戴安全带、使用照明工具,按规范确认安全回路通断状态;
工具使用:正确操作万用表检测电路通断、使用扳手等工具拆装部件,避免工具损伤设备。
3. 应急处置(占比 30%)
困人救援:模拟电梯困人场景,按流程完成断电、盘车、开门救援操作;
小型火情:针对电气火灾,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并切断火源电源。
四、证书管理与复审
1. 证书有效期
初次取证:有效期 4 年,为电子证书,可通过 “国家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 下载;
延期条件:连续从事电梯维修作业 10 年且无安全事故记录者,复审周期可延长至 6 年。
2. 复审要求
申请时间:需在证书到期前 3 个月提交复审申请;
提交材料:《复审申请表》、原电子证书、近 4 年电梯维修业绩记录(含维修电梯型号、次数)、近 6 个月体检报告、累计不少于 20 学时的继续教育证明;
复审考核:仅需参加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线 70 分),考核通过后方可延续证书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