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安全生产知识科普丨基础概念与法规篇

2025-06-29 云南安全培训网 8

一、 基础概念与法规篇

  1. 什么是安全生产?

    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哪一年修订实施的?(最新版)

    2021年6月10日修订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4.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什么?

    包括: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及时报告事故等。

  5. 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权利?

    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撤离权、获得劳动防护用品权、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权、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权等。

  6. 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义务?

    遵章守纪服从管理、正确佩戴使用劳保用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报告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等。

  7. 什么是“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8. 什么是“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9. 什么是“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处理)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0.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

二、 安全风险辨识与预防篇

  1. 什么是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2. 什么是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3. 什么是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 风险辨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工作安全分析(JSA)、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

  5. 风险评价(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风险矩阵法(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

  6. 风险控制措施应遵循什么原则?

    消除 > 替代 > 工程控制 > 管理控制 > 个体防护(优先选择层级高的措施)。

  7.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先管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再治隐患(防止风险失控演变成事故)。

  8. 如何开展隐患排查?

    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巡查、员工自查等。

  9. 发现事故隐患应该怎么办?

    立即报告上级或安全管理人员,记录在案,根据情况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等待整改指令或参与整改。

  10. 隐患整改的流程是什么?

    排查发现 -> 登记建档 -> 评估分级 -> 制定整改方案 -> 落实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 验收销号。

三、 作业安全篇 (通用)

  1.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遵守哪些基本安全规定?

    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警示标识、走安全通道、不奔跑打闹、不操作不熟悉的设备、保持现场整洁等。

  2. 什么是安全警示标志?常见的有哪几种?

    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常见:禁止标志(红)、警告标志(黄)、指令标志(蓝)、提示标志(绿)。

  3. 劳动防护用品(PPE)的作用是什么?

    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器具或用品。

  4. 常见劳动防护用品有哪些?(举例)

    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面罩、耳塞/耳罩、防护手套(防切割、耐化学、绝缘等)、安全鞋/防护靴、安全带、呼吸防护器(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阻燃、防静电、防化)等。

  5. 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安全帽?

    选择符合标准、在有效期内、大小合适的;帽衬间距合适(一般2-4cm);系紧下颏带;保持清洁,避免接触腐蚀物;破损或受过强烈冲击后必须更换。

  6.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高处作业)

    高挂低用;挂在牢固的挂点(生命线、专用锚点);挂点应位于腰部以上;检查安全带完好无损(带、环、卡扣);全身式安全带更安全。

  7. 什么是“五点双钩”原则?(高处作业安全带)

    指在高处移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至少有一个挂钩挂在牢固的锚点上(通过交替使用两个挂钩实现连续保护)。

  8. 动火作业的定义?主要风险是什么?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等产生明火、火花或炽热表面的作业。主要风险:火灾、爆炸。

  9. 动火作业前必须做好哪些安全措施?

    办理动火许可证;清理现场可燃物;配备合格消防器材;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设置监火人;检查电焊机等设备完好;落实防护措施。

  10. 什么是有限空间(受限空间)?主要风险是什么?

    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如储罐、反应釜、管道、地下室、污水池等)。主要风险:中毒窒息、火灾爆炸、淹溺、坍塌、触电等。

  1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的“七不”原则是什么?

    未经风险辨识不进入、未经审批不进入、未经通风检测合格不进入、未经监护不进入、未经安全培训不进入、无应急救援设备不进入、身体不适不进入。(核心:通风、检测、监护、预案)

  12.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检测哪些气体?合格标准是什么?

    通常检测:氧气浓度(19.5%-23.5%)、可燃气体(<10% LEL爆炸下限)、有毒有害气体(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必须使用合格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13. 什么是临时用电?主要风险是什么?

    在正式运行的电源上所接的非永久性用电。主要风险:触电、火灾。

  14. 临时用电安全的基本要求?

    办理用电审批手续;由电工操作;使用合格电器设备;线路规范敷设(架空或穿管保护);安装漏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定期检查。

  15. 什么是吊装作业?主要风险是什么?

    利用起重设备将重物吊起并移动的作业。主要风险:起重伤害(砸伤、挤压)、设备倾覆、触电等。

  16. 吊装作业“十不吊”原则是什么?

    超负荷不吊、歪拉斜吊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重物埋在地下不吊、光线不明看不清不吊、重物上站人或浮置物不吊、棱刃物无防护措施不吊、捆绑不牢或不符合要求不吊、易燃易爆物品无安全措施不吊。

  17. 高处作业的定义?分级?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分级:一级(2-5m)、二级(5-15m)、三级(15-30m)、特级(30m以上)。

  18. 高处作业的主要安全措施?

    佩戴合格安全带并高挂低用;设置合格的操作平台、脚手架、安全网;临边洞口设置防护栏杆/盖板;恶劣天气(大风、雨雪等)停止露天作业;工具放入工具袋,防止落物;专人监护。

  19. 什么是“四口五临边”?

    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阳台周边、楼层周边、屋面周边、基坑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两侧边。这些部位是高处坠落事故高发点,必须设置牢固防护。

  20. 设备检修作业前必须落实哪些安全措施?

    停机断电并上锁挂牌(LOTO);泄压、置换、清洗;检测合格;办理作业许可证;落实防护措施;专人监护;准备应急器材。



以上就是关于“安全生产知识科普丨基础概念与法规篇”的全部介绍,如果需要详细了解相关课程,请点击电话咨询15288489748(直接拨打)

云南安全培训网提供:特种作业培训,特种设备培训,住建培训,技能培训,职业健康考证培训,消防培训,应急安全管理培训,人事考试培训等,详情请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1528848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