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前准备措施
资质与体检要求
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新入职人员需在持证技工指导下操作2;
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等疾病人员从事高空作业2。
安全防护装备
必须佩戴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高挂低用),穿防滑鞋23;
高处作业(≥2米)需设置安全绳或生命线68。
材料与工具检查
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需无裂纹、变形或腐蚀,扣件拧紧力矩≥40N・m45;
工具袋统一收纳小型工具,防止高空坠物3。
二、脚手架搭设规范
基础处理
地基需平整夯实,土质松软区域应浇筑混凝土基础或铺设垫板(承载力≥80kN/m2)45;
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5。
架体搭设要求
立杆垂直度偏差≤1/200,间距≤1.5米;横杆水平度偏差≤1/300,间距≤1.2米45;
立杆接头需错开≥500mm,不得采用搭接4;
外脚手架需超出作业面1-1.5米,并设两道护身栏及密目安全网2。
特殊环境处理
遇六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气时停止作业,复工前检查架体稳定性2;
外电线路附近搭设时,保持安全距离(如1kV线路≥4米)2。
三、使用与维护措施
日常检查
每日检查扣件紧固性、架体沉降及倾斜情况,及时修复松动或变形部件35;
定期润滑移动部件(如脚轮),清理架面杂物5。
荷载管理
严禁超载堆放材料,标准脚手架荷载≤270kg/m234;
电气焊作业时需铺设防火毯,配备灭火器材3。
作业行为规范
禁止在架面上奔跑、打闹或跨坐护栏3;
传递工具需握稳重心,禁止抛掷36。
四、拆除安全要求
拆除顺序
遵循“由上至下、先搭后拆”原则,严禁整层推倒或分段拆除35。
现场管控
设置警戒区,专人监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56;
拆除杆件需分类堆放,及时清运3。
五、应急管理
预案与演练
制定脚手架坍塌、高空坠落等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演练67。
事故处理
发生架体倾斜或部件断裂时,立即疏散人员并上报